不亏本,办法你们都看到了,发行钱引。朝廷手中只要积足够的铜,矿山出铜入朝廷即可,连铸也免了。此时让百姓把积攒的钱存到储蓄所,由朝廷保管,只要保值,一个大问题就化解了。百姓面临的另一个问题,就是传承下去,自己的钱要到子孙手里。此事只要朝廷不贪墨,依现钱论,储蓄所里的钱让子女继际即可。”
王安石皱着眉头道:“既然如此,储蓄所和常平司的钱引,已经让积蓄保值,还有什么问题?”
杜中宵道:“另一个问题,就是不均。只是论土地抑并、田地不均,是远远不够的,那只是因为土地最保值而已。只要换一种保值的东西,比如货币,就可以减缓。”
说到这里,杜中宵自己都笑了。货币能够保值,民间大部分储蓄就会集中到货币上,毕竟这种办法简单直接。房子是财富标志,嫁人先问你有没有房,有几套房,在哪里,是不是学区房。换成货币,那就是有多少存款,简单多了。再进一步,劳动力才保值的时候,就问你家有几口人,几个壮劳力。知识是财富?也曾经是过。嫁人问什么学历,是不是大学生,什么学校的大学生。
这些讲起来觉得好笑,其实都曾经发生过,现实生活总是这样幽默。
“不过呢,货币用来保值有个麻烦,就是影响因素太多了。朝廷要想让货币保值,实在太累,受到的限制太多,很多事情不能做,总是要换一种手段的。哪怕愿意一时受累,换了人来,时间长了总是会放弃。因为货币上做手脚,对于朝廷实在太容易,诱惑太大。”
韩绛笑道:“那是自然。只要印几张纸,就可以买到一切,哪个能够忍得住!”
杜中宵也笑。王安石不笑,那是因为在他看来,忍不住不是多难的事情。非常人有非常想法。
杜中宵道:“货币保值如此之难,土地用来保值又会引起兼并,导致天下不稳,那么用什么来保值比较好呢?我想来想去,只有另一样,那就是债。”
王安石皱眉:“债?什么人发债?”
杜中宵道:“当然是朝廷了。国家可以发国债,常平司可以路债,州可以发州债。只要这些债务可以还本付息,就能保值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就可以代替田地。有了别的保值手段,田地的价格就与每年的出产和税赋挂钩,涨总有个界限。而只要朝廷调整土地的税赋,就可以干预土地的价格,抑制兼并。地价上不去,受雇人价钱限制,地多也没有益处。如果世间还有其他的地方雇人,可以想活一家老小,客户有了其他去处,谁肯受那些大户人家的气?这就是枣阳县发生的故事。”
韩绛问道:“发了债务,借了钱怎么花?若是没有收益,岂不成了朝廷补贴百姓?用朝廷的钱让百姓保值用,这是无底深渊,多少钱都不够。”
“对,发了债,借来钱,总是要有地方去投,不然朝廷白付利钱,可是不行。就是刚才讲的,如营田务、修桥铺路、建设铁监这样的工厂,等等。朝廷治理天下,如果债务整体上赔钱,理政者难道还有话说?只要整体上赚钱,债就可以长期保值,代替田地,抑制兼并。不过,借来的钱,不是让朝廷补钱粮不足的,必须有具体去处,将来见到益处的。如若不然,那就真成无底深渊了。”
王安石摇头:“发债与印钱又有何区别?最后终究一样,无法继续下去。”
“当然不一样。印钱难管,发债却简单得多,容易从上到下管住。说到底,还是理政者要自己心中明白,要有担当,不然一切终究是空。只不过政事复杂,想个简单的办法罢了。如惹不然,直接用钱保值岂不是一样?无非是太难,牵扯的精力太多。”
官府债务可以作用简单,就是用作民间保值,以官府的发展信用代替土地和房子,一切等等。王安石说的当然没错,发债和印钱一样简单,不是为了民间保值而且管理简单,完全没有必要。如果不是为了保值,政权的债务就成为毒药,是另一回事了。作死怎么都是作死,与手段无关。
官方的资产,用来投向基础设施保值增值,为社会发展开拓更多领域,有两个来源。一是财政的盈余,再一个就是为了保值的债务。如果用债务作他用,不管是寅吃卯粮,还是为了解决危机,都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关。
对这些问题的看法,根本上是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,决定了认识。这也是关心农村的人,为什么要么觉得要农场化,让农民转变成农业工人。要么就坐到了地主的立场,提倡乡贤,就是不想一想农民和即将离开农民身份的人,到底要的是什么。
百炼钢化绕指柔(上)
“钱者,泉也,积少成多,如江河流布天下。小溪和大江都是河流,却有根本不同,小溪潺潺,大江而奔流汹湧。对于当政者,理财与一家一户大有不同。小民只盼钱多,日用之余,还有积蓄。而对于当政者来说,不管是量入为出,还是量出为入,根本都是要把钱花光。如果花不光,这钱存起来没有半点用处。如果不够花,小民则借贷,当政者怎么可以借贷呢?一时遇到难处,可以开源节流,可以加税,可以多印钱,总之钱从民间来。是以朝廷发行债务,不是为了借贷,而是别有目的。这一点要清楚,国债之类的官方债务,从来不是朝廷缺钱,向别人借贷之用。”
说到这里,杜中宵仰头喝了一杯酒,看着窗外流淌万年的汉水。这条河流,是汉朝名字的来源,也是后来汉人名字的来源。古人不知其从哪里来,不知哪里去,称其为天汉。自己到这附近为官,经过了很多事,做出了些成绩,但官场和生活都一片平静。在这平静当中,学到了很多,也认识了很多事情。
这一两个月,自己确定要调职离开,重新整理,有了很多想法。这几年自己的施政,有的有意,有的无意,整理时想到很多事情。天下间纷纷扰扰,许多事情都是为一个利字。朝政错综复杂,很多事情都是为了一个钱字。执政者只要理清了钱政,很多事情就应刃而解了。
沉默了一会,杜中宵道:“今天与两位说这么多,其实是我这些日子在思索,对于朝廷来说,怎么能够长治久安?对于天下,如何能太平无事?对于百姓来说,如何能安居乐业?”
王安石听了就笑:“我们少读圣贤书,登第为官,有人不想如此?”
杜中宵道:“是啊,人人想,但却没几个人做到,更加没有几个人能想出办法来。”
韩绛道:“听待晓的话,你想出办法来了?难得今日,我们洗耳恭听。”
杜中宵笑了笑,道:“未必就对,做的事情多了,难免有些想法。自古以来施政,上古三代之事不得其详,商周史料尚存,可以大略知道一二。商与周都是分封建国,是为封建。天子为天下共主,分封各姓于各地,世有其地。天子之下有诸候,诸候之下有大夫,大夫之下有士,父传子,子传孙,寄望于子子孙孙发传万世。始皇奋六世余烈,扫八荒而制六合,归天下于一统。自此之后,一千余年间虽有反复,分封天下不得人心,大一统为天下共识。至于今日,天下郡县,除羁靡蕃部,再无封建。我们现在议论治国的办法,应该向前看,推进天下之大一统,而破除封建。破除了封建,很多事情就不存在了。”
韩绛笑着摇摇头:“本朝治下,皆为郡县,官是流官,吏为属吏,岂有封建?”
杜中宵道:“
本朝官无封建,而吏有封建,此事人人皆知,难道是随便说说的?寻常百姓接触到的人物,就是差役小吏,又何谈没有封建?若没有差役小吏听令,百姓眼里,官又是个什么东西?”
这话听着有些刺耳,一时几个人都没有说话。话虽然难听,道理却是这么个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