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0章 废约保路(2 / 2)

保路同志会报告》(第六号),以《嗟乎郭君竟先死》为题进行了报道,立即在四川城乡引起极大的震动。

原来这个郭秀才,名叫郭淑清,三十二岁,住资阳县崇文街,以教书为生。

家里仅有老婆及一幼女,家境极度贫寒。可是,为了表达爱国爱川之情,他咬牙买了川汉铁路的股票。

他是秀才出身,素有大志,心里念念不忘“功名”二字。

最近,成都有个法官养成所招考,郭淑清希望能考个法官,将来能为老百姓出气申冤。

由于家里太穷,便向朋友借了盘缠。

他舍不得坐车船,资阳县到成都约两百多里路,硬是靠着他的两只光脚板走到了省城。

无钱去住旅馆,朋友请他在成都东御河街的一个小客栈里一起住下。

由于在大热天急行,郭淑清中了暑,全身无力,精神有些恍惚。

参加考试时,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,结果落榜了。

郭淑清好不容易等到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,他满怀希望,不辞辛苦步行到成都来考试,谁知等来的却是一场噩梦。

更要命的是,他听到考生们在纷纷议论,“上谕”将铁路收归国有,并向外国人借款来修铁路的事件。

清廷要收回铁路,他手里的股票就打了水漂。

郭淑清气得以手捶胸,顿足大哭,语不成声。

他在省城折腾了几日,手头的丁点盘缠已经花光。

他想,家中妻女还在等他考试的好消息,一家人还在盼望手中的铁路股票能得到回报。可是,可是……回家如何交代啊?

他感觉像万箭穿心,精神崩溃,时而笑,时而哭,朋友都以为郭淑清疯了。

众人皆醉,惟郭君独醒。

郭淑清且哭且呼的,都是拼死抗争和破约保路的主张。

他呼吁保路运动的热度不可稍降,必须时刻加温,使之达于沸点。

他愤恨骂道:“铁路狗官,卖国奴,就没有人来杀你吗?我若不是得了重病,必来亲手宰了你们,为民除害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