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青杏 第28节(2 / 3)

许杏摇头道:“不一定呢,范大哥虽说中了举,可毕竟年少,上头还有祖母和爹娘呢,买宅子搬家是大事,得听他们的。”其实目前想在县城买房子的只是许杏自己而已。

罗经纪马上奉承了一句“范举人孝顺”,却并不放弃这个大客户:“那下人呢?将来范举人要进京赶考做官什么的,身边总得有个小厮长随吧?府上还有太太老太太,也得要人伺候哩,就是少奶奶您,也得要个丫鬟啊,我瞧着您身边也没个人呢。”

“这却是正事。”许杏知道他说的是必须的,就算心里觉得买卖人口很是别扭,也只好认真打听,“您也做这个?不瞒您说,我家也是乡下人家,从来没用过什么下人的,很怕家里进了品行不正的人。”

“我老罗不是吹牛皮啊,你要说相貌见识啥的咱不敢说,不过肯定老实能干活!”罗经纪叹口气,“都是穷人家的孩子,天灾人祸家里养活不起,这才卖了找口饭吃。好好的孩子,当下人还能凭力气吃饭,要是去了那脏地方,还不如饿死呢!”

许杏怕不稳妥,又问:“都是家里卖的?身契什么的都齐全吧?”

“那些您只管放心,都是正当的手续。拐子那种缺德事咱可不干!”罗经纪拍着胸脯保证。

“那我回去问问,商量好了来劳烦您。”许杏道。

她要想自立门户,身边得有仆从,照顾她生活还是次要的,关键是安全。

一边说着话,不知不觉他们就到了。许杏坐在牛车上远远的看着,并不觉得那一大片地不好,只是看上去不平坦。她这么想着,就问了一句。

罗经纪道:“可不就是因为这个,这地是坡地,不好整,浇地也不大好浇,这才一直都算成中等田的。”

如今刚收完红薯,还没开始种麦子,地里空旷得很。许杏看了一会儿,只觉得这个位置还不错,她过来看看的话应该方便。

倒是一边儿跟着的贺大郎瞧了一会儿,有些羡慕的说:“这也不差了,就这个地,一亩怎么也打三百五十斤麦子,种红薯也得有三千斤往上的出息。”

许杏便直接拍板:“那就麻烦罗大叔了,我今天身上没有那么多银子,先下个定钱,明日我再取银子来,烦劳您跟卖家通个消息。”

似乎没想到这生意这么容易就做成了,罗经纪笑得见牙不见眼的,收了许杏给的小银锭子:“尽管放心,但凡有一点儿差池,您找我姐夫去!”

这事儿瞒不了人,许杏也没打算瞒着范家人,直接说了她出银子,地在长青名下,范家倒也没谁对她不满,不过各人都有些想法。

范氏听说了,到底没忍住,还是说了一句:“我大侄儿啊,也中了举,也置了那么些地,也想不起你表哥表弟啥也没有了。”

对此许杏表示,与她无关。

赵氏乍听之下挺高兴,可是过了一阵子又不高兴了:“这么大的事咋不等长青回来再办呢?这主意也太大了。”

许杏没解释。她也不是讨好型人格,之前的忍耐和现在的客气都是寄人篱下不得已,可不代表别人能干涉自己的决定。

反倒是在后院干活的小赵氏劝了姐姐一句:“大姐,你就别嘟囔了,长青是有大出息的,儿媳妇主意大能掌家才好呢。”

“那也不能招呼都不打就买了啊。”赵氏撅着嘴道,“这么有钱,也没见她孝顺我几个。”

小赵氏眉头紧皱:“大姐你怎么还这么说呢?你要钱是为了谁?还不是给长青的?这地也是长青的,不都一样?你能给长青置办那么些地?”

“我不是,唉,我想买点阿胶补补身子也没钱,她一拿就上百两。”赵氏嘟囔。

“你还真成金贵人了,吃那东西作甚?这才几天没吃红薯?”小赵氏惊讶。

赵氏扭捏起来:“这不是想调养调养身子,再养一个嘛,长青出息,还能拉拨一下兄弟。”

许杏和小赵氏一起石化。

红薯柿子

花开两处,各表一枝。许杏这边买地置产家长里短的时候,长青也没闲着。

有了许杏衣食住行全方位的精心准备,长青从踏出家门开始就知道,这一次的经历和上一世的两次乡试将会完全不同。

手里有银子,他就舍得和县学里家境殷实的同窗一起雇一辆大些的马车,跑得平稳,人就没那么疲劳,停车的时候在路边买了热茶热面来吃,再不必窝在颠簸的车子一角啃自家带来的凉馒头。

等到了省城,他直接住进了董掌柜娘子的酒楼,因为提前打了招呼,一切都是现成的,十分舒适。虽然觉得没有必要,可他还是按许杏说的,又自己走了一遍去考场的路,回来确实觉得心里踏实许多。

背着许杏准备的衣食,再加上他按许杏的话买的几个新鲜秋梨,长青心情愉悦的进了场。考试题目他已经不记得了,不过想必他曾经也都是练过的,拿到考题的时候他心中有了底,并不焦虑,踏踏实实的作答,到了时间就吃饭,晚上累了就裹着兔毛大氅睡觉,十分舒适。

别人出来的时候一脸狼狈,脚下发飘甚至直接晕过去的都有,反倒是长青这个小少年精神颇佳,除了头脸脏些并没什么不妥。

他自己心里有数,这次当是能中,因此在等成绩的几天里,他并没多想考试的事情,而是在省城里四处转悠。

从前他一心只读圣贤书,直到当上了县令才开始了解民生,而这一世他从一开始就做出了改变,尤其是看着许杏一手一脚的走到今天,他也知道了许多,思考了许多,所以他专门去逛了南北杂货铺子,也去了菜市商行,几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。

到放榜的前一日,他已经连粉条在省城卖得比镇上贵两文钱都打听明白了,便干脆出城去瞧瞧这附近的农田如何。

他出发前先跟酒楼的伙计打听了一下省城周边的田地情形,然后才往城北方向去,据说这边的田庄多,官道修得齐整,有不少大户人家在这儿有产业。他正好想看看这种田庄和普通乡下人家的田地有何不同。

他出城的时候并不早,再转悠了一阵子,就过了中午时分。他记得许杏的嘱咐,特意多走了一段路,在城外的小镇子上找了间看上去还算干净的饭馆,点了一碗馄饨准备吃饭。

这个镇子说小,那也是跟省城比的,至少长青看着可比太兴镇大多了。作为离省城最近的市镇,这里除了有附近的乡民来往,还时不时就能看到往来省城的客商或官差,长青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,一边慢慢的喝着馄饨汤,一边饶有兴致的观察着。

“这么小的苍蝇馆子,太过简陋了,只怕也不干净啊。”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,长青低头,觉得这人要不是就是不通人情,要不就是地位颇高,不然不能在饭店门口贬低人家,他难道不怕老板一生气往他的饭里吐口水吗?

“行了别说了,我觉得不错,等进了城,就见不到这些了。”另外一个男声道。

显然后面这个人是做主的,因为他话音一落,长青就看见一行四五个人走了进来。当先一人身材高大,却有些瘦削,穿得也比旁人多些,似乎身体不是特别好,后面的几个人衣饰简单,衣裳的纹样相近,面上神色恭谨,应当是随从。

离省城近了,果然有身份的人也就多了。长青以他不多的经验判断,这几个随从应该都是练家子,那么那位领头的中年人必然非富即贵。尤其是有两个人对着伙计的时候都是一脸威严,透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意思。

看过了也就罢了,长青收回视线,继续吃自己的馄饨,间或看看外面。

“二公子,这是小的刚才在外头买的,还热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