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95章(1 / 1)

&esp;&esp;巧静将老梁氏祖孙俩藏在她提前让陈珍购置的安全宅子里,因为京中局势未定,她身份又敏感,为着安全着想,没将人接回来。

&esp;&esp;那地儿靠近房山,算是犄角旮旯了。

&esp;&esp;而且她们的身份是提前买好的,不管谁去问都是一直生活在哪里的祖孙俩。

&esp;&esp;这身份还是允祥帮着办好的,不该出差池。

&esp;&esp;康熙说人接回来了,代表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瞒过康熙。

&esp;&esp;更甚者,既然康熙能派人接回祖孙俩,她所谓嫁人的真相,老爷子也能套出来。

&esp;&esp;干娘可没胆子跟太上皇说谎。

&esp;&esp;耿舒宁只当听不懂,硬着头皮谢恩,“多谢太上皇安排,是岁宁思虑不够周全。”

&esp;&esp;康熙冷笑,“朕不管你怎么哄老四,用不着在朕面前说这些无用的。”

&esp;&esp;终于放下了手中古籍,康熙冷眼看耿舒宁。

&esp;&esp;“在老四面前认下这荒唐事,好叫他一门心思想着叫你进宫,生怕你跑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在乌雅氏面前自认臣妇,叫后宫放下戒心,恨不能凿实了这门亲,催着朕将你的功劳化为爵位。”

&esp;&esp;“退一万步来说,进不了宫,也不用跟其他皇帝的女人一样进家庙,可以继续体面做你的县主。”

&esp;&esp;“进可攻,退可守,以退为进的招数,都叫你玩儿出花样了,你跟朕说说,你这样心思多狡的女人,朕该如何放心叫你进宫?”

&esp;&esp;耿舒宁低垂着眉眼,没急着答话,先给自己几个呼吸的时间在心里感叹。

&esp;&esp;她……如此牛逼吗?

&esp;&esp;实则她认下梁家媳的名头,是为了靠自己拜托成为妹妹的结局……当然,也算是跟蓝盆友的一种情趣。

&esp;&esp;只是叫康师傅一启发,耿舒宁脑子不乏灵活,这行为立马就高大上起来了。

&esp;&esp;不错,她慢慢抬起头,满脸恭谦,“太上皇谬赞,岁宁也只是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,绝无狐媚后宫的意思。”

&esp;&esp;她非常真诚给老爷子剖析他的好大儿,“您也知道,万岁爷在潜邸时就不好女色,所图不过一个省心,好留下更多时间为您,为大清江山尽忠。”

&esp;&esp;“岁宁选择梁家,只是想表明忠心,若长辈们觉得我不适合入宫,我也好有个正经身份能继续为万岁爷办差事……”

&esp;&esp;所以,她确实玩儿出花样来了,以一点发散思维头脑风暴多重目的性,是每个金牌策划必备的技能。

&esp;&esp;您只管听我扯,扯不出来算我输!

&esp;&esp;康熙定定看了她好一会儿,突然换了话题——

&esp;&esp;“为何救张鹏翮?他不是老四的人,在朕和老四面前,也没一句好话。”

&esp;&esp;耿舒宁也觉得后悔呢,就不该救那小老头。

&esp;&esp;她老实解释,“岁宁听人说过,他是好官,与靳辅靳大人一样,活着能救无数靠河岸而生的百姓。”

&esp;&esp;康熙:“你不怕死?”

&esp;&esp;耿舒宁说怕,“可他活着比死了有用,就跟岁宁一样,当时岁宁也没时间想那么多。”

&esp;&esp;康熙心下满意不少,这丫头在某些方面比朝中大臣都聪慧些,比如胡说八道,狡言饰非。

&esp;&esp;还有些奇特的境遇。

&esp;&esp;比如先前已经种过一茬的玉米,现在在皇庄和老十二安排的庄子上全面育种。

&esp;&esp;再有一季,种子足够在京城和直隶继续育种,很快就能推广全大清。

&esp;&esp;北巡之前,耿舒宁让人递过来的育稻法子看着也算靠谱。

&esp;&esp;他令人在北地和南地分别选择长得格外高大,穗子格外丰满的稻苗,已种在了温泉行宫后头的庄子上。

&esp;&esp;如今还看不出结果,可稻苗确实大都长得比一般庄稼地里的苗结实。

&esp;&esp;论功劳,还算当得起皇后的位子。

&esp;&esp;只是有时候她又愚钝得很。

&esp;&esp;康熙和梁九功的招子那都是几十年锻出的火眼金睛,一般人在他们主仆俩面前是瞒不住性情的。

&esp;&esp;先前梁九功就觉得耿舒宁憨,这会子康熙也感觉出来了,那寡妇之名,大概没他想得那么复杂。

&esp;&esp;这丫头人情世故和政治敏锐性几乎没有,活似慈幼院里出来的,跟孝庄完全没办法比。

&esp;&esp;康熙想起太皇太后的话,心里哂笑,大概只随了皇玛嬷的彪。

&esp;&esp;他不理解,耿佳德金那样的狐狸性子,填房又不是什么良善的,怎么会养出一个这么古怪的女儿。

&esp;&esp;康熙继续问:“以你之见,老四废后一事,于前朝后宫乃至整个大清,有什么好处?”

&esp;&esp;耿舒宁头皮更麻,这方面真不是她擅长的,她只知道废后对她有什么好处,其他的跟她有什么关系啊!

&esp;&esp;可话不能这么说,耿舒宁努力转动脑筋,慢吞吞回话。

&esp;&esp;“回太上皇,以岁宁愚见,废后……可助万岁爷震慑朝堂,也能警示后宫安分守己,前朝后宫都稳了,皇上才能将利国利民的政策推行下去。”

&esp;&esp;康熙不算满意,他提醒:“你可知道,老四登基后到现在,还未曾选秀。”

&esp;&esp;“最迟明年,选秀势在必行,否则满蒙汉旗下再无法安稳。”

&esp;&esp;朝廷要打仗,不把将士们的大后方安排好,甚至不给将士们足够的动力,任凭将领再有本事,也带不好一群心散的兵。

&esp;&esp;“乌拉那拉氏被废,跟你做皇后是两码事,不说朕怎么看你,老四也不需要会阻碍他稳定社稷的妻子。”

&esp;&esp;耿舒宁微微怔忪片刻,她可能对政治不够敏感,亲人也没得早,但人情世故在摸爬滚打中也有自己的理解,并非一窍不通。

&esp;&esp;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)

&esp;&esp;a href="https:/tags_nan/qgyouduzhonghtl" title=""tart="_bnk"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