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没有青州人士,他又是怎么知道这种茶汤的喝法。
&esp;&esp;把糖跟茶
&esp;&esp;汤搅拌均匀,金朝光说着:“本官从未去过青州。”
&esp;&esp;灵光一闪,想起那条红宝石腰带,姜南溪小声问:“大人可知陵麻?”
&esp;&esp;“知道,陵麻煮沸加入石灰,可作为青色的染料。”
&esp;&esp;“那加入湖泥呢?”
&esp;&esp;“便是绚烂的红宝石颜色。”
&esp;&esp;“加入索米草和糯米粉呢?”
&esp;&esp;“会成为见光则变蓝、见火则变红,遇水则金,看似无色,实则色彩斑斓的彩颜。”
&esp;&esp;听到这些回答,姜南溪有些颤抖地拿起茶杯道:“大人果然学识渊博。”
&esp;&esp;“不过是常听一位故人唠叨才记下罢了。”
&esp;&esp;寒风刮起,吃饱喝足的锦衣卫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,姜南溪随即起身道:“先不打扰大人了,南溪告退。”
&esp;&esp;“明州风雪大,商会亦犬牙交错,那州府杜笙好色成性,姜掌柜务必小心。”
&esp;&esp;“多谢大人提醒。”说罢欠身离开。
&esp;&esp;回到马车内,姜南溪立即拿出一份地图认真看了看,随后问:“钟离雪,你父亲离开过青州吗?”
&esp;&esp;摇摇头,钟离雪回道:“不曾,家父一直生活在青州。”
&esp;&esp;“这么说,你们应该不认识金大人。”
&esp;&esp;“主子,父亲只是一个小小总旗,哪能认识金大人,连面都没见过,何况金大人也没到青州。”
&esp;&esp;姜南溪能百分百肯定父亲不认识金朝光,可他却熟识黄玄昌用来记录账薄的特殊染料的方法,那就只有一个可能,金朝光认识黄玄昌。
&esp;&esp;黄玄昌时任淮南监察御史时期,正好也是金朝光从国子监祭酒调到淮南的时间,他们看似没有重叠,却又在同一时间都到了淮南。
&esp;&esp;一遍遍捋清疑惑后,姜南溪几乎能肯定一件事情,这次淮南一行,金朝光就是她要掩护的那个人。
&esp;&esp;金朝光看似是淮南的走狗,被荣亲王一手推上户部侍郎的位置,没有人会怀疑他不是荣亲王的人,甚至荣亲王本人都以为,金朝光不会叛变,可谁都没有料到,金朝光是陛下安插在淮南的棋子,一枚在棋盘上一待就是十几年,随时能砍下荣亲王脑袋的刀。
&esp;&esp;难怪陛下会派金朝光到淮南,这不仅能打消荣亲王的戒备,更能让他放松警惕,而她需要做的,便是吸引荣亲王的火力,为金朝光打掩护。
&esp;&esp;谁能料到,最不该叛变,最张扬的人,才是真正的密探呢!
&esp;&esp;想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身份后,姜南溪便知道,她不该这么低调了,她需要让所有人注意到自己。
&esp;&esp;队伍再次出发,姜南溪问:“宋岐跟宋至三日前便出发淮南,此刻应该在运河上了吧。”
&esp;&esp;钟离雪回道:“昨日收到飞鸽书信,说是准备到江州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