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梳妆丫鬟是皇后 第22节(1 / 2)

&esp;&esp;她知晓宋娘子不想让她在梳妆房多待,便脚步走得很快,一会儿就没了影。

&esp;&esp;宋娘子盯着门口,亲眼瞅见她走远了,才退回梳妆房,关上门,继续给脂奴开小灶。

&esp;&esp;瑾姐儿还算识趣,但自己不能因为她会做人,就把看家的本领都教给她。

&esp;&esp;否则,脂奴吃什么呢?到时候拿什么生活?毕竟,梳妆选拔,她和脂奴都报了名。

&esp;&esp;宋娘子转念又想起,平时瑾姐儿没少讨好自己,节礼孝敬,份量十足,加起来也有不少银钱,心里不禁泛起些对不住的念头。

&esp;&esp;梳妆房里脂奴正在乖乖练习磨胭脂块,宋娘子看了看,觉得脂奴进度不错,想着瑾姐儿就算是现在开始苦练,也赶不上脂奴,便打算明天让沈瑾在梳妆房多留会,也跟着学学。

&esp;&esp;反正,就这两天了,过后便是梳妆选拔。

&esp;&esp;她就是天上的梳妆仙女下凡,也来不及了。

&esp;&esp;【死亡倒计时:68天】

&esp;&esp;沈瑾在回院子的路上,有人却在离开院子的路上。

&esp;&esp;“小姐,咱们真的要交上去吗?”

&esp;&esp;“要不然怎么办呢?父亲身边的大管事都亲自来了,这意味着这门亲事非订不可。”

&esp;&esp;二小姐主仆俩手紧紧地握着,哭地泪珠直掉。

&esp;&esp;旁边桌上躺着的,是一张请人算好的生辰八字,写着二小姐秋娘的名字。

&esp;&esp;纸上沾染了斑斑泪痕。

&esp;&esp;一个时辰前,二小姐正在用晚食,便听见门口传来叶果请示:

&esp;&esp;“小姐,王爷院里的大管事来了,说是王爷有要事通知。”

&esp;&esp;“请大管事进。”

&esp;&esp;二小姐知书达礼,紧着叶果出去通传的几分钟,赶快用旁边杯子里的水簌了口、再用帕子擦干净嘴。同时,吩咐屋外候着的洒扫丫鬟撤了饭食。

&esp;&esp;腾了个合适的地儿,等大管事进来。

&esp;&esp;“问二小姐晚好,属下前来为王爷传话。”大管事弯腰拱手,目不斜视,礼数做的很周全。

&esp;&esp;不愧是稳坐整个王府管事之首的人,人情世故拿捏的准极了。

&esp;&esp;在别的下人都仗着二小姐不受宠而欺压她的时候,大管事仍然尊敬十分。

&esp;&esp;“管事伯伯快请起,这么晚辛苦了,父王寻我所为何事?”

&esp;&esp;秋娘也起身,隔空扶了一下。

&esp;&esp;不过心脏却砰砰直跳,眼皮子也蹦得厉害,秋娘心里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。

&esp;&esp;“王爷请二小姐准备好生辰八字,明日一早,属下来取。”

&esp;&esp;“什么?生辰八字?莫不是······”

&esp;&esp;二小姐秋娘被这句话吓了一跳。虽然心里已早有预感,在大管事请示传话时,她就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什么,但真面临事情的时候,终免不了慌神。

&esp;&esp;秋娘脸唰得一下就白了,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摆。

&esp;&esp;“可,可姐姐不都还没出嫁吗?我做妹妹的,这么快,轮到我吗?”

&esp;&esp;秋娘试图挽救,哪怕只是拖延一下,也是好的。

&esp;&esp;“先定亲,走六礼,遵循古例,您肯定是在大姑娘后面出嫁的。”

&esp;&esp;“这是王爷的意思,还请您准备好,属下先去回复王爷,向二小姐请辞。”

&esp;&esp;大管事不再多费口舌,后撤一步离开。

&esp;&esp;“不是,管事伯伯,我······”

&esp;&esp;二小姐柔弱的声音根本赶不上管事匆忙的背影,生辰八字非准备不可了。

&esp;&esp;其实秋娘也没有拒绝的余地,楚王爷好不容逮到一只大鱼,怎么可能放跑。

&esp;&esp;要知道,国公府现在正是炙手可热的权贵,是整个都城数一数二的大人物,皇上也乐意给脸放权,人人都捧着。

&esp;&esp;唯一的软肋,就是这个顽劣不堪的次子,名声不好,才学不显。

&esp;&esp;到了成婚的年纪,却无贵女愿嫁,把国公老爷子愁得头发大把的掉。

&esp;&esp;更别说,国公爷还想讨个出身好、性格好、长得好,读书好的儿媳妇,简直难上加难。

&esp;&esp;次子的婚事一直拖到了现在,直到楚王进京述职,打听到风声,又看到了完美符合要求的二女儿。

&esp;&esp;撞大运了啊!

&esp;&esp;楚王激动地在心里直拍大腿。

&esp;&esp;次子受宠,好不容易寻到的儿媳也符合心意,国公爷铁定爱屋及乌。帮助帮助他这个亲家,不是问题啦。

&esp;&esp;他楚王能攀上这么座大佛,重现辉煌,指日可待啊!

&esp;&esp;怎么可能不积极呢?

&esp;&esp;绑得越快越好、越紧越好,定亲自然得最快速度啊。

&esp;&esp;前些日子,考察完二女儿学问之后,楚王爷便当即逐字逐句地斟酌着,写了一封结亲信。

&esp;&esp;一秒钟都不耽搁,写完就派人快马加鞭,拿着他的令牌开道。

&esp;&esp;用特权逼沿途各地驿站的守员,放行八百里加急的官道,连续不断换最好的马,人马都不歇息,日夜兼程地赶到都城。

&esp;&esp;随后,信就送到了国公爷的书房桌子上。

&esp;&esp;一拍即合!

&esp;&esp;国公爷看完信,先是找了府里当时收信的门房,和负责都城驿站的官员,确认真的是楚王爷有意结亲后,高兴得找不着北,直接赏了门房一靛银元宝,还派人给都驿官的家里送了拜帖,帖子下面盖了三块金饼。

&esp;&esp;国公爷乃一介武夫,早年随着皇上东征西战,立下汗马功劳,才获得这份爵位,本身肚里没多少墨水儿。

&esp;&esp;又愁次子不知礼数,所以才更倾向于找个会读书的儿媳妇,想改善改善后代的基因。

&esp;&esp;早年间,国公爷是和楚王接触过的,楚王当年流连花场、不通诗词的事迹,他也知晓。

&esp;&esp;可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没听说有什么更恶劣的事传出来,想必是在封地那边修身养性了吧。

&esp;&esp;看这封信件的用词文笔,多少有些文采,应该是读了书的。

&esp;&esp;楚王也在信里说了他的女儿饱读诗书、知书达礼、气质清雅,那应当是不错的。

&esp;&e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