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55章(1 / 1)

&esp;&esp;“你就不再继续问吗?!”

&esp;&esp;筠哥儿装傻,“问什么?”

&esp;&esp;问你没有军费没法七进七出怎么办吗?

&esp;&esp;笑话,他就是个刚出职场的小新人,还打不得高端局!

&esp;&esp;至于要是说要自筹军费,就更不可能了!不是钱能不能凑够的问题,而是国库是国库,私人是私人,不能混为一谈!要不然让以后打仗的将军怎么办?

&esp;&esp;晋王就藩还有四年呢,晋王也该自己想办法呢,好歹是一个亲王!

&esp;&esp;晋王:“你一点也不关心我了……”

&esp;&esp;众人一阵恶寒。

&esp;&esp;筠哥儿也不装了,“滚蛋!你都解决不了的,别来霍霍我,别忘了以前策论的东西我都没解决呢。”

&esp;&esp;晋王把头发挠成了鸡窝头,整个人跟个霜打了的茄子一样。

&esp;&esp;豫王意料之中的笑了笑,拉着筠哥儿把主人家抛在一边,带着堂弟和妹妹聊天去了。

&esp;&esp;我的亲大哥诶,筠哥儿现在就只是个翰林修撰,筠哥儿不俗也是以后不俗啊,你这真是异想天开啊!

&esp;&esp;筠哥儿和豫王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&esp;&esp;这哪里是军费的问题,常规的军费是有的,但是要像晋王这样主动向外出击,估计还是大规模,这是国策的问题,筠哥儿是不要命了才会接招。

&esp;&esp;就是开海,都还是太上皇和当今出题后他才去破题的,还只能缓缓图之,晋王太着急了。

&esp;&esp;回到林府后,筠哥儿整整琢磨了半个时辰,才对新提拔上来不久的小厮云松道:“你去一趟醉月楼顶层,说我明天会去。”

&esp;&esp;既然义忠亲王会炼丹,那就告诉忠顺王吧,让他们两位道友切磋去,都是千年的狐狸,别来霍霍他,管他有没有目的还是凑巧,他懒得去猜。

&esp;&esp;不过到时候真的要全力开海的时候,倒是可以把宗室力量扒拉到一条船上,他从不做亏本买卖!

&esp;&esp;第103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

&esp;&esp;修书,修史,查找文献,整理奏折文书,送入内阁……

&esp;&esp;对于刚入翰林的新人,就也没什么区别,但是会先熟悉各部文书,熟悉各种递送流程,还得会尽快熟悉如何担任皇帝笔辞,管理文渊阁(也就是藏书楼)……

&esp;&esp;当然,有田渊这个师兄在,林筠很快便适应了这样的生活。

&esp;&esp;田渊能在这些年就晋升侍读,已经是速度很快了,这就是背后有人和不跟皇帝对着干的好处。

&esp;&esp;而升职,便需要——项目。

&esp;&esp;所以哪怕很多时候,翰林院的基层官员在完成自己手中的任务后,都会在翰林院中,文渊阁中,充实自己的知识面,不一定能获得大项目,但是机会是自己创造的。涉猎面广了,见识多了,自己试着编纂文选之类的,也同样是加分项,出众者甚至能在史书中留下一笔,所以在翰林中,学习氛围远超其他部门。

&esp;&esp;当然,也有翰林更清闲,这个时代书籍珍贵的原因。

&esp;&esp;不然你去户部憨嘻嘻的问一句:“大家怎么不摸鱼编书呀?”

&esp;&esp;户部的算盘能把你敲去见太奶。

&esp;&esp;田渊见筠哥儿转了转脖子,活动了手腕,开始整理桌面,就知道筠哥儿打算开溜……是打算去文渊阁中工作了。

&esp;&esp;“下午要不要等你?”

&esp;&esp;筠哥儿连忙点头,给师兄抱了一拳就给垫着脚飞快的溜走了。

&esp;&esp;不少翰林纷纷抬起头,嘴角不由得扬起,摇了摇头,打趣的看着田渊:“当初常乐(yuè)才来的时候年岁也不大,倒是沉稳得很,你们师兄弟还真是一动一静,互补了。”

&esp;&esp;田渊早就成婚了,虽说男子二十及冠取字,但是提前立业,能独当一面了,也会由家长取字。尤其是田渊名字本就是两字,直呼名字多数时候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,取字后也方面同僚间称呼。

&esp;&esp;常乐便是田渊在入翰林后,林如海给他取的字。

&esp;&esp;而筠哥儿现在无字,也是因为大家都还称呼他为筠哥儿,有志之年都未到,称筠哥儿也实属正常。

&esp;&esp;且筠哥儿的年龄太小了,才十二岁,翰林大人们很难去一个十二的同僚起什么坏心思(抛开想当他爹),更别提筠哥儿的南书房老师一个个都不简单,他们更不会去针对。

&esp;&esp;就是怎么说呢……

&esp;&esp;筠哥儿现在还跟个孩子一样,不太正经!

&esp;&esp;“不过筠哥儿天天去文渊阁,如此好学,不怪年少就中举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是啊,前两天我让他试着草拟文书,只稍加修改便能发出去。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而被讨论的筠哥儿,已经到了文渊阁中。

&esp;&esp;文渊阁汇聚了古往今来的名家经典,史书典籍,就连国外的一些外语书籍,也会有所收录。

&esp;&esp;这里也是中原文化底蕴的集中地,是历史的结晶。

&esp;&esp;每每走入其中,筠哥儿便会升起一阵万丈豪情,内心也前所未有的骄傲,这是华夏才有的底蕴。

&esp;&esp;筠哥儿轻声在文渊阁中行走,径直走到了他目标的地方,从书架上取出少有人观看的一本番邦典籍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走出文渊阁,筠哥儿脚步停下,回头。

&esp;&esp;身后跟着出来的翰林友好地笑了一下,他没怎么见过这人,这谁?

&esp;&esp;“翰林侍讲甘永哲,见过林修撰。”

&esp;&esp;甘永哲……筠哥儿想起来他是谁了,这也是个奇才,一甲进士,榜眼出身,升侍讲也已经七八年了,嘿,就是不能继续升了,不仅如此,讲学的内容也都给他停了,平时也就需要查文献或者顶班的时候会叫上他,就这样在翰林院蹉跎了七八年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