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将这一切布置好,他准时准点的回屋睡觉了。
&esp;&esp;不是故作姿态,而是真的睡了。
&esp;&esp;以至于半夜,蒋瓛想要向他汇报战况的时候,连门都没进去。
&esp;&esp;“晋王睡下了,吩咐过任何人不得打扰。”
&esp;&esp;这是亲卫的原话。
&esp;&esp;蒋瓛瞠目结舌,这是多大的心呐?
&esp;&esp;他可不敢吐槽朱棡,按捺住情绪,问道:
&esp;&esp;“倭寇那边……”
&esp;&esp;亲卫回道:“不是都安排好了吗,按照计划行事便可,无需事事汇报。”
&esp;&esp;蒋瓛带着不敢置信离开了。
&esp;&esp;本来想在晋王面前露露脸,没想到人都没见到。
&esp;&esp;这可是打倭寇啊,难道不应该是精神高度紧张,时刻盯着战局吗?
&esp;&esp;就算你有大将之风,泰山压顶而色不变……可这也太夸张了吧。
&esp;&esp;他很想问问朱棡,你是怎么睡得着的?
&esp;&esp;可惜,他不敢。
&esp;&esp;只能心情忐忑的回到自己的位置,按照计划等待着下一步动作。
&esp;&esp;蒋瓛不知道的是,在他走后那些亲卫脸上都露出不屑的表情。
&esp;&esp;锦衣卫也就搞阴谋诡计还行,真打仗啥也不是。
&esp;&esp;以前和北元作战,局势比这凶险了不知道多少倍。
&esp;&esp;兄弟们该吃吃,该喝喝,该睡睡。
&esp;&esp;区区倭寇而已,有什么好担心的?
&esp;&esp;不外乎就两个结果:
&esp;&esp;一倭寇不上当撤走,仗都打不起来了,还有什么可担心的。
&esp;&esp;二倭寇上当,弃船登岸。
&esp;&esp;那他们就相当于是离了水的鱼,只有死路一条。
&esp;&esp;就算今晚未竟全功,后路已绝的倭寇也掀不起什么浪花。
&esp;&esp;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,连他们这些护卫都能想得到。
&esp;&esp;晋王又怎么可能想不到?
&esp;&esp;蒋瓛还要跑过来汇报情况,属实有点愚钝了。
&esp;&esp;要是放在军队里,这种人活不长。
&esp;&esp;事实也正如朱棡所料,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,可以说全程都是按照计划发展的。
&esp;&esp;第二天早上他准时醒来,刚刚熟悉完毕,蒋瓛就再次出现。
&esp;&esp;“晋王,大喜……果如您所料,倭寇被全歼了。”
&esp;&esp;“知道了。”朱棡表情很淡定,就好似听到的不是战报,而是日常问候吃早饭了没。
&esp;&esp;蒋瓛却由衷的感到敬佩,这就是大将风度,终于见识到了。
&esp;&esp;直到百姓的欢呼声传来,朱棡脸上才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。
&esp;&esp;此战歼灭了倭寇七成的力量,剩下那一两千人已经不足为虑。
&esp;&esp;大明水师已经占领对马岛,在上面建立了基地,堵住了日本出海的门户。
&esp;&esp;倭寇再想出来,只能走琉球一线。
&esp;&esp;这条航道路途遥远,还非常危险。
&esp;&esp;这意味着倭寇很难获得人员上的补充。
&esp;&esp;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倭寇之祸基本宣告结束了。
&esp;&esp;一战而灭倭寇,换成别人足以封侯了。
&esp;&esp;可对朱棡来说,也就那样。
&esp;&esp;而且他很清楚,这其中朱雄英和陈景恪的功劳,比他还要大。
&esp;&esp;在陈景恪的提议下,大明组建了水师衙门。
&esp;&esp;在渤海、舟山、泉州三地,各组建了一支水师。
&esp;&esp;正是水师的巡游,让倭寇失去了登岸劫掠的机会。
&esp;&esp;换个说法就是,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东西了,早就饿的两眼发绿。
&esp;&esp;猛不丁的看到一头肥羊,自然不想轻易放过。
&esp;&esp;这也是冈本日川能如此轻易,就召集五千余人队伍的原因。
&esp;&esp;放在平时,他能叫来两三千人就顶天了。
&esp;&esp;只可惜,他自己看不明白这一点,自以为自己威望很高。
&esp;&esp;前不久,朱雄英在陈景恪的辅助下,成功在南方打开了局面。
&esp;&esp;从番蛮部落那里,拿到了叛逆的名单。
&esp;&esp;他们才能顺藤摸瓜,把内奸给揪出来,才有了后续设计围杀倭寇之事。
&esp;&esp;可以说,这次能剿灭倭寇,偶然的成分很大。
&esp;&esp;但出现这种情况,又是必然。
&esp;&esp;之前的种种积累,是时候开花结果了。
&esp;&esp;就算没有这一次,也会有下一次。
&esp;&esp;大明认真起来,倭寇不过是小卡拉米罢了。
&esp;&esp;所以,真要论功行赏,首功应该是陈景恪,次功是朱雄英。
&esp;&esp;其他人最多也就是三等功。
&esp;&esp;所以,对朱棡来说,他是真的没将这一仗放在心上。
&esp;&esp;别人谋划好的必胜之仗,他只是执行罢了,实在没什么可说的。
&esp;&esp;洗漱吃过早饭,武定侯郭英就到了,还带来了详细的战报。
&esp;&esp;五千三百七十三名倭寇,无一漏网。
&esp;&esp;当场被打死四千七百多人,还有六百多人被抓。
&esp;&esp;大明这边阵亡两百四十六人,伤七百余人。
&esp;&esp;伤亡主要是围剿城外的倭寇出现的,城内反而没有出现什么伤亡。
&esp;&esp;城内明军事先设下了包围圈,占据着地理优势。
&esp;&esp;几轮箭雨就将倭寇消灭了半数。
&esp;&esp;好不容易冲到阵前,迎接他们的又是武装到牙齿的重甲步兵。
&esp;&esp;他们的刀剑砍在这些士兵身上,连防都破不了。
&esp;&esp;而城外就不一样了,他们属于反包围,需要短兵相接。
&esp;&esp;尤其是水师,是不着甲的,近身肉搏并不比倭寇多一条命。
&esp;&esp;出现伤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