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37节(1 / 2)

&esp;&esp;有些支持,认为佛道不事生产,还欺骗人,就该被收拾。

&esp;&esp;佛道两家则是惊恐万分。

&esp;&esp;洛阳周边的佛寺和道观最先得到消息,一边派人去通知其他各派的话事人,一边去朝堂打听情况。

&esp;&esp;当确定了此事,并得知皇帝派出锦衣卫彻查佛道两家,所有人都觉得犹如五雷轰顶。

&esp;&esp;两家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,纷纷出动托关系,想要化解这一场劫难。

&esp;&esp;作为新上任的宗教司话事人,陈景恪自然成了头号游说目标。

&esp;&esp;第297章 继续无题

&esp;&esp;看着桌子上的一大堆拜帖,陈景恪毫不意外。

&esp;&esp;这些拜帖有高僧大德的,有社会名流的,也有官僚权贵的。

&esp;&esp;他统统回绝了。

&esp;&esp;不用问就知道,这些人都是佛道两家请来的说客。

&esp;&esp;现在就是熬鹰,把鹰熬服之前,所有的交谈都是无用功。

&esp;&esp;而且见面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——既然还愿意见面,还愿意谈,就说明朝廷不准备把事情做绝。

&esp;&esp;这不利于打压两家。

&esp;&esp;所以,现在就是要拒绝一切会面,不给他们任何有用的信息,让他们摸不准朝廷的打算。

&esp;&esp;在回绝了所有的拜访之后,他就告诉家里人。

&esp;&esp;不要随意出门,不要随意与任何人交谈,所有的食物全都要检查过才能吃。

&esp;&esp;目的是防止两家狗急跳墙,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,但多防着点总是没错的。

&esp;&esp;得知他要帮朝廷对付佛道,家里人自然非常担心。

&esp;&esp;福清自从上次生孩子的事情,就喜欢上了敬香礼佛,还相当虔诚。

&esp;&esp;不过她头脑还算清醒,知道这关乎朝廷大计,并没有说什么。

&esp;&esp;冯氏则有些藏不住话,问他能不能将此事推掉,不要惹的神佛不开心。

&esp;&esp;还不等陈景恪说话,陈远就训斥道:“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,你懂个啥。”

&esp;&esp;“景恪是应命贤臣,是奉天命来辅佐明君的,怕什么。”

&esp;&esp;冯氏立即就调转了矛头,和陈远吵了起来。

&esp;&esp;家里面的事情就这么处理好了,陈景恪可以放下心去处理佛道两家的事情。

&esp;&esp;蒋瓛的动作很快,直接派锦衣卫四下出动拿人。

&esp;&esp;啥,你问证据?

&esp;&esp;皇权特许,无需……呸,不是,到了诏狱证据自然就有了。

&esp;&esp;而且他看似凶狠,实则一直掌握着分寸。

&esp;&esp;对于那些小庙观出手非常凶狠,有证据要抓,没证据制造证据也要抓。

&esp;&esp;对于那些主流大派的庙观,比如五台山、少林寺、武当、龙虎山这种,则掌握证据之后才会抓。

&esp;&esp;大家只以为他欺软怕硬,忌惮那些宗教大派。

&esp;&esp;实则不然,他真正在意的是陈景恪给他说的标准。

&esp;&esp;除其枝叶,伤其主干。

&esp;&esp;他的理解是,将那些小流派、分支什么的全都清除掉。

&esp;&esp;那几个主流教派,则狠狠的敲打一下。

&esp;&esp;这其实也是陈景恪对蒋瓛最满意的地方。

&esp;&esp;论能力,他远不如前任毛骧,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。

&esp;&esp;上面不让做的事情,一概不碰。上面让做的事情,不择手段去做。

&esp;&esp;或许他是吸取了前任的教训,想要做个听话的鹰犬,换取善始善终。

&esp;&esp;就比如这一次,他完全照着陈景恪的标准去做,手段堪称疯狂。

&esp;&esp;在他的打击下,短时间内全国的宗教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。

&esp;&esp;大批的庙观被取消,僧侣道士要么下狱,要么被勒令还俗。

&esp;&esp;至于民间的一些小庙,除了国家允许的城隍土地山神庙之外,一律捣毁。

&esp;&esp;佛道两家的主要流派的庙观,也被严密监管审查。

&esp;&esp;对僧侣道士挨个进行审查,没有度牒的一律抓走,有度牒身份不清楚的抓走,有黑底子的更不用提。

&esp;&esp;至于私下购买土地田产、放高利贷等等行为,只要被查到就必抓。

&esp;&esp;尤其是和尚庙,更是重点关注对象。

&esp;&esp;原因很简单,道教讲究清静无为,对传教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兴趣。

&esp;&esp;对信徒的态度也是,你爱信不信。

&esp;&esp;所以在规模上远不如佛教,藏污纳垢的事情相对较少。

&esp;&esp;佛教讲究入世渡人,偷摸修建了不少寺庙。

&esp;&esp;他们的教义还搞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包庇了不少违法犯罪之人。

&esp;&esp;以前朝廷不管,地方官吏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&esp;&esp;现在锦衣卫出动,可没那么简单了。

&esp;&esp;全部查、抓。

&esp;&esp;也有地方官吏想要包庇他们,毕竟宗教肆意扩张,要说没有地方官的纵容是不可能的。

&esp;&esp;现在出事儿了,他们自然不敢不管。

&esp;&esp;然后他们就求锤得锤,全家都去了锦衣卫的诏狱。

&esp;&esp;而且,向来看锦衣卫不爽的文官系统,这次也没有出面保人。

&esp;&esp;这关乎道统之争,打击宗教是符合文官系统的利益诉求的。

&esp;&esp;谁参与进去被打了,那就是活该,没人会去保。

&esp;&esp;佛道两教也没有坐以待毙,各家一边自查将腐烂的部位割掉,一边派出话事人前往洛阳寻找办法。

&esp;&esp;然而有能力管这个事儿的,他们一个都见不到,能见到的都表示无能为力。

&esp;&esp;就在他们商量对策的时候,锦衣卫登门,下达了禁足令。

&esp;&esp;将所有人都集中在了一个庙观里看管,允许他们和外界互通消息,但不许踏出半步。

&esp;&esp;这一下两家彻底麻了。

&esp;&esp;就在朝廷打压宗教的时候,朱棡和朱棣兄弟俩也按照计划出兵。

&es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