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。
&esp;&esp;法治思想虽然是我提出的,但思想不受限制,谁都有权力去完善。
&esp;&esp;只要承认我是这个概念的创立者就行。
&esp;&esp;言外之意就是,我是创立者,你是完善者。
&esp;&esp;李善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,对于陈景恪的气量,发自内心的敬佩。
&esp;&esp;他找陈景恪讨论灵感,也不全是为了交流。
&esp;&esp;还有个原因,就是增加陈景恪的参与度。
&esp;&esp;这样他就可以对外说,这新思想是我们两人一起完善的。
&esp;&esp;陈景恪有那个肚量,我也不能当小人。
&esp;&esp;这就是他的想法。
&esp;&esp;对于陈景恪来说,和李善长交流,也大大增长了他对法家思想的了解。
&esp;&esp;对于他构建心目中的‘伟大思想’,有着极大的帮助。
&esp;&esp;就在陈景恪忙碌的时候,边关又一个情报传来。
&esp;&esp;晋王和燕王即将凯旋,大约在八月份到达洛阳。
&esp;&esp;为了迎接两个儿子归来,也为了彰显大明的武德充沛,朱元璋命令礼部制定了高规格的迎接仪式。
&esp;&esp;非但如此,他还命人翻修了洛阳宫。
&esp;&esp;才刚刚入住没几年的新宫殿群,竟然就要翻修,自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。
&esp;&esp;但老朱一意孤行,必须翻修。
&esp;&esp;咱平日里那么节俭,偶尔奢侈一把怎么了?
&esp;&esp;就连马皇后都出面,说满足一下皇帝这个小要求吧。
&esp;&esp;群臣这才不情不愿的同意。
&esp;&esp;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,他翻修洛阳宫的真正目的,是为朱标登基做准备。
&esp;&esp;就在群臣为两位亲王凯旋做准备的时候,周王朱橚低调的进入了洛阳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