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谢大王好意,我还要留着有用身为大王效力,岂能轻易涉险。”
&esp;&esp;朱樉笑道:“真是个聪明的女人。”
&esp;&esp;这时,一直在旁边站着默不作声的岑信通,忽然站出来单膝下跪道:
&esp;&esp;“卑职想加入秦国为大王效力,请大王恩准。”
&esp;&esp;第345章 明朝的苏武
&esp;&esp;投效?
&esp;&esp;朱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,一语不发转头继续看向码头。
&esp;&esp;众人都用鄙夷的目光看着岑信通,就算想更换门庭,这操作也太急躁了吧。
&esp;&esp;李芳出面拒绝道:“锦衣卫乃天子亲军,秦国乃小庙容不下你这尊大菩萨,岑百户休要再提此事。”
&esp;&esp;岑信通自然知道众人为何会如此,沉声说道:
&esp;&esp;“因淡马锡之事卑职前路已绝,继续留在锦衣卫也无甚作为可言。”
&esp;&esp;“大王此去必然会有一番作为,卑职想再搏一次。”
&esp;&esp;见李芳还想开口,他抢先说道:“至于锦衣卫百户身份……此番事了,卑职会前往洛阳请罪。”
&esp;&esp;“若能侥幸活命,就辞去锦衣卫身份只身前往秦国效力,请大王准许。”
&esp;&esp;闻言,众人露出释然之色。
&esp;&esp;他能主动去洛阳请罪,可见不是那种逃避责任的人,大家对他的印象好转了不少。
&esp;&esp;李芳也不再说什么,而是等待朱樉的处置。
&esp;&esp;过了很久,朱樉才开口说道:“你先活下来再说吧。”
&esp;&esp;岑信通心中一喜,说道:“谢大王。”
&esp;&esp;许柴佬看着自己的老朋友,心里充满了愧疚。
&esp;&esp;他自然知道岑信通为什么要这么做。
&esp;&esp;淡马锡发生这么多事情,岑信通作为锦衣卫百户难辞其咎。
&esp;&esp;被处死的可能性不大,但也没有什么前程可言了。
&esp;&esp;至少在大明境内,他不可能再获得重用。
&esp;&esp;那么抓住这个机会去秦国,不失为一个好选择。
&esp;&esp;但不管怎么说,这也意味着他十余年的奋斗基本被清零。
&esp;&esp;作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,许柴佬自然难受。
&esp;&esp;现在他越来越痛恨自己的软弱。
&esp;&esp;也让他认识到,改革建立新秩序,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。
&esp;&esp;否则最终也不过是害人害己。
&esp;&esp;屠杀终于结束,码头的地面、海面全都是尸体,血浆有半尺厚。
&esp;&esp;更多的血液流入大海,海水都为之变了颜色,周围数十里都能闻到血腥味儿。
&esp;&esp;无数的海洋生物汇聚而来,争相啄食。
&esp;&esp;这一幕太过震撼人心,以至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,淡马锡人都不吃海港周围的任何渔获。
&esp;&esp;并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俗,不得在海港周围搞渔业捕捞。
&esp;&esp;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生态,也算是意外收获吧。
&esp;&esp;接着朱樉下令,在淡马锡最显眼处将所有的尸体堆积成京观,并竖碑记录这里发生的一切。
&esp;&esp;“要让所有路过淡马锡的人,都能一眼见到。”
&esp;&esp;“以后所有要在这里出仕、经商、定居的人,都要来这里接受洗礼。”
&esp;&esp;他的命令得到了彻底的执行。
&esp;&esp;一座巨大的封土堆,被树立在码头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之上。
&esp;&esp;后来的官吏也确实遵守了他的命令,所有新人来这里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参观这座京观。
&esp;&esp;在不久之后,围绕京观闹出了不少神神怪怪的传闻。
&esp;&esp;为了镇邪,当地人在京观旁边,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。
&esp;&esp;之后邪异之事就再也没有发生过,世人皆以为是妈祖有灵镇压邪祟。
&esp;&esp;无数人慕名前来参拜,让此地成为了妈祖信仰的圣地之一。
&esp;&esp;很多富商为了表达虔诚,为这座雕像贴了金身……
&esp;&esp;至于京观,不知道是谁发起的行动,当地人在上面种植了花草树木。
&esp;&esp;后来竟然也成了当地的一景。
&esp;&esp;当然,这都是后话,暂且按下不表。
&esp;&esp;且说洛阳城那边。
&esp;&esp;朱樉出发之后,朱元璋毫无征兆的对外宣布:
&esp;&esp;怀念凤阳,怀念应天府,想要去那边住一段时间。
&esp;&esp;没有人觉得不合理,毕竟前者是老家,后者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,要是不想那才有问题。
&esp;&esp;想了那就去呗,反正朱标已经坐稳皇位,天下人也已经适应了新皇统治。
&esp;&esp;太上皇可有可无无无无无无。
&esp;&esp;大家已经开始期盼,太上皇不在的日子,简直不敢想有多美。
&esp;&esp;老牌勋贵们则表现出了不舍,纷纷入宫确认事情的真假。
&esp;&esp;老朱没有多说,只说想到处走走看看。
&esp;&esp;事情确认之后,不少人表态,我们要跟随太上皇一起去,保护陛下的安全。
&esp;&esp;老朱顺水推舟的道:“好呀,咱一个人去还觉得无聊呢,有诸位老弟兄一起,显得热闹。”
&esp;&esp;“都去都去,大家一起去。”
&esp;&esp;众人顿时被噎住了,俺们只是客气客气,太上皇您怎么就当真了?
&esp;&esp;然而话已经出口,想再反悔已经不可能。
&esp;&esp;接着朱元璋又下旨,点了六十多名勋贵以及五十余名文官陪王伴驾。
&esp;&esp;除了二十多个赋闲在家的,其余全是各个要职上的大员。
&esp;&esp;不过有一个人,是自己主动要求去保护老朱的。
&esp;&esp;那就是汤和。
&esp;&esp;老朱其实并不想让他就此退休:“标儿才登基不久,朝廷变革不断正需要你辅佐,你怎么能撂挑子呢。”
&esp;&esp;“不行不行,你老老实实的给咱干着,哪都不能去。”
&esp;&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