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79节(2 / 2)

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,立法权必须掌握在君主手里。”

&esp;&esp;“没有君主许可并批红用印,所有的法条都是废纸。”

&esp;&esp;老朱连连点头,说道:“对对对,这个权力是绝对不能下放给臣子的,否则不是倒反天罡了吗。”

&esp;&esp;其他人也都认可这个大前提。

&esp;&esp;皇权社会,制定规则的权力,必须属于君主。

&esp;&esp;哪怕这个君主只是个傀儡,名义上这个权力也必须属于他。

&esp;&esp;这是原则性问题。

&esp;&esp;陈景恪接着说道:“但人力有时而穷,皇帝日理万机不可能事事过问。”

&esp;&esp;“如果是小国寡民问题还不大,君主多操点心就可以了。”

&esp;&esp;“但大明疆域辽阔,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土民情。”

&esp;&esp;“兼且受限于信息传递速度,一个消息从南传到北都需要大半年时间。”

&esp;&esp;“没有报纸的传播,山东发生的事情,可能一辈子都传不到陕西。”

&esp;&esp;“在这种情况下,皇帝想要掌握全国详情,并制定针对性的律法政策,是不现实的。”

&esp;&esp;“所以,就需要一群专业的人,协助天子完成这项工作。”

&esp;&esp;“这群人或者说这个机构,要独立于行政、执法、监督三大权力之外。”

&esp;&esp;“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,收集全国各地信息加以分析汇总,然后供天子参考。”

&esp;&esp;众人再次点头,这一点已经取得共识。

&esp;&esp;而他们发愁的也正是这一点,这个部门具体该如何设置。

&esp;&esp;接下来就要讲干货了,陈景恪顿了一下,斟酌了一下语言才接着说道:

&esp;&esp;“这群人最好来自于全国各地,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全国所有地区的详情。”

&esp;&esp;众人:点头。

&esp;&esp;陈景恪:“这群人最好各行各业都有,如此才能了解百业的详情。”

&esp;&esp;众人:有道理。

&esp;&esp;陈景恪:“这群人最好……”

&esp;&esp;众人:“……!!!”

&esp;&esp;陈景恪一连说了七八条‘最好’,都获得了大家的认同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