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18章(1 / 2)

&esp;&esp;小小苏:???

&esp;&esp;怎怎怎怎怎怎麽了?

&esp;&esp;不是没什麽事儿了吗?

&esp;&esp;怎麽还带翻旧账的?

&esp;&esp;苏轼笑眯眯跟上,“景哥儿,二哥怎麽不知道你还有那麽大的能耐呢?”

&esp;&esp;苏辙板着脸开口,“在家里放炸药,你把家里当什麽地方了?”

&esp;&esp;苏轼继续笑眯眯,“还有那麽多炼铁炼铜的法子,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出了个铁匠呢。”

&esp;&esp;苏辙依旧板着脸,“过分!”

&esp;&esp;小小苏:qaq~

&esp;&esp;他编个故事容易吗?

&esp;&esp;统哥,咱打个商量,下次再有超出这个时代的东西能不能让它顺理成章的出来,这种事情一次就够了,孩子真的扛不住一次又一次。

&esp;&esp;正是因为家里没有铁匠,所以他才将炸药和炼铜炼铁忘的一干二净,多合理啊。

&esp;&esp;要是家里有个铁匠,他天天看着铁匠打铁炼铜还找不到理由说他把那些事情忘了呢。

&esp;&esp;统哥,救救呜呜呜呜~

&esp;&esp;苏景殊哭唧唧的被他爹拎到书房,以为等着他的是新一轮竹板炒肉,好在事情没有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,他爹书房里没有准备藤条,只有几个一看就非常贵的大箱子。

&esp;&esp;老苏松开整天给他找事儿的臭小子,拍拍第一个箱子,打开。

&esp;&esp;一盘金银,一套文房四宝。

&esp;&esp;“这是开封府给你的奖励,文房四宝是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特意给你挑的,待会儿你自己带走。”

&esp;&esp;小小苏睁大眼睛:哇!

&esp;&esp;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真贴心,连文房四宝都准备好了呀!

&esp;&esp;第一个箱子合上,第二个箱子打开。

&esp;&esp;满箱子全是金银。

&esp;&esp;“这是三司衙门的赏赐,你来看两眼就行。”

&esp;&esp;小小苏继续:哇!

&esp;&esp;金光闪闪,三司使大气!

&esp;&esp;第二个箱子合上,第三个箱子打开。

&esp;&esp;满箱子全是书。

&esp;&esp;老苏叹道,“这是富相公、八王爷和包大人等人为你准备的书籍,你待会儿全带走。”

&esp;&esp;小小苏惊叹到一半忽然拐弯:哇、啊?

&esp;&esp;那麽多书啊?这是看好他的意思吗?

&esp;&esp;紧张jpg

&esp;&esp;第三个箱子合上,第四个箱子打开。

&esp;&esp;这个箱子格外的大,打开之後是满箱子的刀枪剑戟。

&esp;&esp;老苏的表情一言难尽,“这是展护卫和白大侠给你准备的,他们的意思是虽然你现在学武迟了点儿,但是找个师傅学点拳脚功夫没坏处。”

&esp;&esp;苏景殊挠挠头,“啊?我啊?”

&esp;&esp;老苏沧桑的把箱子盖上,“爹觉得实在不行就多请几个护卫,这个就算了。”

&esp;&esp;大苏小苏齐齐点头,“就是就是,这个就算了。”

&esp;&esp;第四个箱子合上,没有第五个。

&esp;&esp;苏洵拍拍儿子的肩膀,“公孙先生说宫里可能也有赏赐下来,但是没有也无妨,此事不宜声张,为了你的安全着想,出门也不要乱说。”

&esp;&esp;怀璧其罪,他们家景哥儿写下的那些东西无异于稚童抱金砖行于闹市,一旦传出去後果不堪设想。

&esp;&esp;苏景殊重重点头,“爹您放心,儿子晓得,不该说的绝对不往外说。”

&esp;&esp;很好,今天又多了个骂官家的理由。

&esp;&esp;第56章

&esp;&esp;

&esp;&esp;苏景殊被他爹拎到书房好一番叮嘱,然後带着一箱书和一套文房四宝回他自己的小院儿,临到睡前才忽然想起来忘了顺走点金银。

&esp;&esp;箱子里的银钱那麽多,就算不给完,给他一锭两锭也行啊,没人会嫌零花钱多。

&esp;&esp;所以他现在去主院找老苏要零花钱会被打出来吗?

&esp;&esp;小小苏想了想,最终还是放弃出门的危险念头。

&esp;&esp;他这会儿跑去要零花钱老苏不一定揍他,但是娘亲肯定得数落他,没准儿还要他讲一遍从神秘的唐门弟子手里拿到炸药的详细过程。

&esp;&esp;山里哪儿发现的人?养伤的时候人住哪儿了?那几天怎麽给他送饭送药?後来真的没有再联系过吗?

&esp;&esp;编出来的故事经不起细究,包大人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新造出来的火炮弹药上没工夫深究来历,他娘不一样,对他娘来说什麽火药炮弹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这个儿子。

&esp;&esp;所以这件事情最好在家里消失,绝对不能主动撞上去。

&esp;&esp;睡觉睡觉,反正他平时的零花钱也够花,不缺那一锭两锭的银子。

&esp;&esp;不管怎麽说,炸药的事情算是过去了。

&esp;&esp;苏景殊久违的躺在自己的床上,胡思乱想了一会儿便沉入梦乡。

&esp;&esp;少年不识愁滋味,老苏这个年纪却是尝遍了各种愁。

&esp;&esp;他年轻时也有一番报国之心,真宗皇帝为劝勉学子读书上进曾写过劝学诗,“男儿欲遂平生志,六经勤向窗前读”,可如今看来,勤学苦读也不一定能遂平生志。

&esp;&esp;前几天契丹人欺人太甚,他心情激愤写下《六国论》讥讽朝堂衆臣,文章在京城读书人中传播甚广,满朝文武也几乎人手一份。

&esp;&esp;早在他刚入京时欧阳公便说要举荐他入仕为官,他当时觉得他在京城名气不显,怕因此让欧阳公受到诋毁而到没有答应。

&esp;&esp;如今他已在京师扬名,欧阳公举荐他为官不会再被人说三道四,可他却不想进入朝堂了。

&esp;&esp;白身可以无所顾忌,想写什麽写什麽想说什麽说什麽,一旦进入朝堂那滩浑水,当局者迷,还能不能写出来文章就说不准了。

&esp;&esp;可是家里的臭小子太会惹事,开封府不会护他一辈子,关键时刻还是得他这个当爹的来护住儿子。

&esp;&esp;一直是白身的话,儿子闯祸被人寻仇该怎麽办?

&esp;&esp;唉,儿女都是债,也不知道那臭小子惹是生非的性子到底随了谁。

&esp;&esp;程夫人坐在窗前梳妆,看他从进屋开始就叹气无奈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