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75节(2 / 5)

捏的,多少好汉,就栽在这男德不谨上了!”?“别的不说,就说今日那些考察团的吏目,那是个顶个的人精啊,你说,当时没人看出小黄的不安吗?他们为何不上去问一问呢?是他们不关心小黄吗?我看不是,当时席间男吏目多,女吏目都走开了,或是没有注意,那些男吏目必定都是见过同僚在这上头吃亏的,因此谨小慎微,宁可视而不见,也不会去招惹这个嫌疑。”

&esp;&esp;“再有我们厂原来的乔主任,多好的一个人,我就是接他的担子,他为何被平调走了,而不是升迁?任内没守好男德,闹出了桃色新闻,虽然没激起什么风浪,事情也未必能坐准,但那话怎么说的?无风不起浪,最后这件事毕竟是影响了他的前程,我们纺织厂出去的干部,多数都是升任的,他就只能平调去南洋重新开始,在职级上可不就落后其余人一步了?这种事,一步慢,步步慢,一耽搁就是几年时间,咱们何必给自己找事儿?”

&esp;&esp;到底是做厂务主任的,小曲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,又透着那么设身处地的为小曹着想,小曹又憋屈,又不得不服气,到最后甚至有点感动了——他和小曲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,如果只是为了这一次出差,小曲不必把道理说得这么透,只需要勒令他减少和小黄、金娥的往来就行了,管他之后会不会因为这该打嘴的习惯,惹来什么麻烦呢?这确实是有一份工作外的人情在了。

&esp;&esp;“我知道了,主任。”

&esp;&esp;他确实是不服气的,但也没有继续辩驳下去的心思,而是很痛快地自己掌了掌嘴——小曹是个讲理的人,他认为,自己在人际关系上肯定不如小曲精通,甚至于在小曲的讲解之下,他有一种感觉,那就是他实在是个人际上的白痴……

&esp;&esp;既然如此,没什么好倔的,听一个行家的建议准没有错。甚至于他还准备以后为人处世上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,时常要来征询小曲的意见。“咱们就是蹭车的,我既然还掌握不好分寸,那这之后一路上,我就少说话,多睡觉,到云县大家都忙,也就没这么多事了!”

&esp;&esp;他肯听话,小曲也就没有白费唇舌了,她欣慰地笑了起来。“这就对喽,这两个姑娘不管你喜欢哪一个,到云县之后,你可以单独约她出来,到时候大家分散开了,不再是抬头不见低头见,也就不容易传闲话,分寸比起在路上可就又有放松了,就不必再那样谨守男德啦!”

&esp;&esp;她画的这块饼,小曹可没兴趣吃,这变化莫测的‘分寸’,简直比橡胶的物理性更难捉摸,他承认自己是没有这个天份的了,甚至对于男德,小曹也表示本能地反感,这天晚上回去,他在客栈中给自己写了一个小条子:万言万当,不如一默!

&esp;&esp;——何必还揣摩这种无形而又苛刻的男德呢?百战百胜不如一忍,万言万当不如一默,从此这就是他的座右铭了——诶嘿,爷不和你们玩了!

&esp;&esp;第541章 黄景秀要出人头地

&esp;&esp;油棕、橡胶、甘蔗……原来种田在买地也可以赚钱吗?甚至于, 似乎还是不比做吏目差多少的出路,就算不种田, 做个技术员也好, 经商也好,似乎在买地都可以获得相当的地位,使得这其中的能手,在买地的吏目面前, 也拥有强大的自信, 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挥洒自如呢……

&esp;&esp;在许县歇宿了一日之后, 一行人第二日便按部就班地继续上路去临城县了。因为考察团这里, 的确是余出了两个人的位置, 而小曲、小曹又算是半个自己人, 而且, 他们的人品和职业也能让人放心, 于是在安排座次时,吴老八便没有完全按照性别分配——

&esp;&esp;如此一来, 在旅程中自然形成的小团体不免是要拆散几个的——他还是让大家自由组合。如此一来, 小曲、小曹、金娥、黄景秀便顺理成章地坐进了一辆马车里, 一般来说, 马车是坐六个人满员的,不过吏目出行到底还是有点优待的,只要不少于四个人那都行。

&esp;&esp;少了两个人,行李就有地方放了, 小曹把行李堆在他身侧的座位上,和三个女娘形成区隔,一路上似乎下了什么狠心似的,一语不发, 连小曲和他搭话都默不吭声,不过,黄景秀倒并不在意这个,她的心思完全被昨天小曹和金娥的谈话占据了,当然,也有进入买地这一路而来的见闻。

&esp;&esp;昨日的聚餐,让她有了一个很大的发现——买地的吏目,地位似乎并不如敏朝那么高,或许也是因为她接触到的吏目品级还不高的缘故,总之,他们是不太有‘官’味的,而且,很多出色的人才也并不以做吏目为自己的第一选择。

&esp;&esp;就譬如说小曹,小曹就很聪明,但他似乎丝毫也没有想过去做吏目,而是一门心思地要做自己的技术员,而且,从她侧面的了解,技术员的收入并不低,他们的奖金甚至也能让吏目们颇感到羡慕,还有不少人开玩笑地一般,说自己是没有做技术员的天份,才来考了吏目的。

&esp;&esp;这在敏朝,当然是绝不会出现的说法,官吏官吏,吏只在官下,实惠甚至还胜过小官,可以这么说,吏目只会羡慕官家,绝不会羡慕同样等级的商人,而且,吏目也不用考,这是一种不需要能力的工作,需要的是强大的关系——自然是来自于在本地的人脉了。

&esp;&esp;官是流官,吏为土吏,吏目当然是本地豪族在衙门中的势力代表,敏朝的吏目和买地的吏目,根本就不是一种人,从事的工作也是截然不同,可以这么说,买地的整个职业道路,都和敏朝有相当的区别,黄景秀还得好好地适应一下买地的文化,再来考量自己对未来的规划,她其实已经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相当片面肤浅的,计划也很模糊,如果按照原本的思路去走,大概是很难查清父兄之死的真相。

&esp;&esp;按照她原本的想法,既然买地允许女子考科举——他们叫吏目招考,那黄景秀根本就不必去选择什么了,她唯独的一条路就是去考吏目,考上吏目之后,她要设法出头,至少要爬得比叙州的小张快,而这是不容易的:王小芸、谢金娥都和她交过底,买地肯定是会承认叙州的,而小张作为万州之战的大功臣,因此还受了重伤,她的政治筹码天然就很丰富,要比黄景秀强得多,王小芸不可能因为自己的怀疑就夺了她的权,非但不能,买地还要对这样符合标准的本地模范,进行大力栽培和提拔,小张一定会在仕途上大踏步地前进,速度说不定还比王小芸要更快得多呢。

&esp;&esp;当然,王小芸也把自己的怀疑写成报告,往上递交了,因为这个疑点,小张的政审分可能不是那么的高,买地对于她的忠诚,会持有一定的疑问,但是,黄景秀又好到哪里去了?她的父兄因叙州帮而死,随着叙州帮被买地收编,可以说黄景秀和买地的衙门之间,隔了两条人命。固然,买地也会对她表示出笼络的态度,这是看在她家在万州的名望,但这不代表买地衙门会乐见她在仕途上混得风生水起——就先且不说黄景秀有没有这个能力了。

&esp;&esp;她的政审分,恐怕在忠诚度这边也是会打问号的,黄景秀对此有心理准备,想要在仕途上赶上小张,谈何容易?小张是在叙州帮开始工作的,以叙州的环境,基本是个识字的女娘就能加入吏目行列,可买地这里,吏目招考的考试难度逐年上升——能考这个的考生,实在是太多了!而且人们对于考科举的热情当然是近乎无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