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,如此说来当然是没什么赚头,甚至要蚀本,徐长虹却不在意,一挥手,畅笑道,“这点鸡蛋,也不值什么,总不能还分出个一二三四来——我们这里培训班几乎是不断的,大家也都习惯了!你们学到了,吃好了,写报告时为我们多美言几句,能给我们加政审分,就比什么都强了。”
&esp;&esp;原来是应在这里,大家也是恍然大悟,忙都是纷纷打包票——这也是顺水的人情,没必要损人不利己,正因为是同行,更应该互相照拂、同气连枝,尽快把这个新兴的行业扎下根来才对。尤其是这种单方收购的情况,哪怕是看在胶乳行情价份上,橡胶种植商也要紧密抱团,才能试着形成合力,和收购方博弈。
&esp;&esp;自然,这是东家们要想的事了,工人们难得回到华夏风土之地,也有人抓紧时间享受美食,也有人越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,吃饭时也不忘珍重取出学习班特别印制的教材《橡胶园管理与生产入门》,一句句的研读背诵,也有人一双眼滴溜溜的转,只盯着食堂里常见的女工看——橡胶园里,女工不少的,因为这实在不算是什么重活,女人完全可以胜任,收入又高,因此吸引了不少女工人,这对在南洋做事的华夏男人来说,自然是不小的诱惑。
&esp;&esp;“这家种植园的饭味道居然还不错……”
&esp;&esp;正当一个似乎是来这里做临时工的壮实女子,正和女伴讨论着饭菜的味道时,有个年轻的南洋工人,便是按捺不住了,满是笑意地接了一句话,道,“这杂米饭,虽说任吃,但怎么也不算是味道不错——小娘子,我们占城港那里,是白米吃到饱的,还有白糖,价贱得也和不要钱一样——”
&esp;&esp;到底这里是鸡笼岛的地盘,他这话一说,众人都看了过来,那壮实姑娘也止住话语,扭过身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们这桌人,那工人有些不自在,却毕竟也是光棍,双肩一耸,还是笑嘻嘻地把话说完了:
&esp;&esp;“怎么样,要不要随我们去南洋,见识闯荡一番?”
&esp;&esp;第677章 橡胶业初具规模(2)
&esp;&esp;“南洋?”
&esp;&esp;倘若不是鸡笼岛, 是从前的敬州市井,这样随意兜搭少妇少女的百姓——倒是也有的,但只是过过嘴瘾罢了,肯定是不会得到任何回应, 正经人家的女眷, 哪怕为生计所迫, 抛头露面,但也不可能接话, 多数是只做未闻,也有些性烈的,啐上一口反身离去, 但无论如何, 没有亲戚关系的男女之间是很难对话的。
&esp;&esp;但, 这里是鸡笼岛, 是买活军的地界,不论是鸡笼岛还是占城港, 男女对话谈天,仿佛已经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了, 那壮实姑娘虽然没有搭理此人话中的调笑之意,但却也显示出了对南洋的好奇,“原来你们是南洋来的林客啊, 南洋的日子,真有你说得那么好?白米吃到饱——别说鸡笼岛了,哪怕就是云县, 只怕也没有这样的日子。”
&esp;&esp;“这有什么虚言的!”
&esp;&esp;他们这些林工,被叫做林客,倒是很符合当下的语言习惯, 众人并不以为忤,那工人也自豪地挺起胸膛,加倍地吹嘘了起来。“吕宋不知道,占城港的百姓素来都是吃二道米的,我们这个班多少占城港来的同学,都是各个林场出来的,可不是我的同事兄弟,你大可问他们,这话是不是真的。”
&esp;&esp;但凡是百姓,就没有不爱闲聊的,尤其众人也都爱和远客闲聊——能开辟些见识也是好的,因此,众人听他这么一说,也都是掉转身躯,面向着这帮外客,纷纷问道,“真有这么富裕?白米饭随便吃?”
&esp;&esp;“这个倒是有的,我们那里的水稻一年能够几熟,豆子产量也高。”
&esp;&esp;“白糖也是一个道理,鸡笼岛这里尚且还要讲究季节,于占城港,当真是随种随收,而且要比鸡笼岛的还更茁壮茂密一些。”
&esp;&esp;虽然对于这林客兜搭女工的行为,不是人人都赞成的,也有人害怕会惹来麻烦,或是主人家的反感,但此时人们都讲一个乡情,也不好当众坍台,因此众人便都掩去了南洋的缺点,而是证明这工人说的不假。本地工人听了,都是议论纷纷,道,“看来南洋还真是个好地方!除了比我们这里还要更热,都没什么不妥之处,听说他们那里没有冬日的!”
&esp;&esp;这几年,鸡笼岛的四季倒也是分明的,到了冬日,按本地老人——指比新人多来几年的移民——说法,也要比几年前是更冷一些,从前薄棉袄便足以过冬了,如今有些体弱的人家还要预备厚棉袄——一年总是要冷个几天的。若不是有买活军在,棉袄的价格和从前比简直是大跌,没有这个问题的南洋,说起来还颇有优势呢。
&esp;&esp;“何止如此?我们那里的好处还多着呢——我们那里房子是不要钱的!”
&esp;&esp;这工人多少也有点儿人来疯,见自己出了一番风头,更是眉飞色舞,极力鼓吹占城港的好日子,道,“而且南洋物产丰饶,百味调和,荤腥触手可得,便是我们林工,想要顿顿开荤也不算难事——还有,就拿林场来说,南洋的赚头岂不是更大?”
&esp;&esp;“且不说我们伐林之时,出产多少名贵木头,这笔收入就是鸡笼岛比不得的,只说两地的日照,南洋便不是鸡笼岛可比,昨日我们去新栽的橡胶林看了,一样的树龄,显然是我们南洋的橡胶树要更高大些!”
&esp;&esp;他这一番话,也不全是为了勾搭这个女工去南洋,多少也有为南洋扬名的味道,因此,虽然不说是无中生有,但也是勉励拼凑,把不少好处都放在一起说了——名贵木头是有的,但这收入其实和植树工没多大关系,是伐木工和土人保镖来分润。同时所谓的荤腥触手可得,也要看是什么荤腥了,如果和土人一样,愿意吃蛇肉、蚂蚁、蝎子、蜥蜴……那也没错,荤腥的确是多的,顿顿见荤都可以,但若是汉人移民,那就最多是吃鱼了,鸡蛋什么的肯定不能和鸡笼岛这里一样放量吃。
&esp;&esp;这里头的真相,南洋林客是完全知道的,但他们也不能说这工人便说谎了,一时间,要圆他的话吧,良心过不去,要拆他的台吧,人家也没说错什么,面容也不禁都有些扭曲,那壮实的女林工听了,也笑道,“听起来真好!可南洋那里,工余只怕有些无聊吧?不像是我们林场这边,四日一个循环,一个循环后一般休息一天,这一天我们还能进城去看看戏,买买报纸、话本,还能去耍毬顽!”
&esp;&esp;这的确说到南洋的软肋了,那便是林场广大,交通初具规模而已,还是相当不便,和鸡笼岛比起来平日当真无聊。那工人闻言,犹豫了一下——他倒也可以开个荤玩笑,说些什么‘你去了便知道,有男人有女人,闲下来真不无聊’之类的话,不过还是没有这么开口,而是灵活地调整战略,反守为攻,问道,“大姑娘,我且问你,鸡笼岛如今一间小院子要多少钱?十五两能下来吗?”
&esp;&esp;十五两?早下不来了,鸡笼岛现在已经过了给移民发房子的阶段,房价也是涨得很快,虽不比云县天价,但一间独门独户,前后有院子,里外四五间,带了上下水的体面屋舍,卖价已经是逼近五十两了,便是简陋的小房子,只要在市中心附近,那也要二十两左右。这么说来,占城港的房子不要钱,显然是个极大的优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