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怎知朕口渴了,这事过去了,以后也别告诉王都知,以免镣子受罚。”
&esp;&esp;内侍如蒙大赦,张贵妃则红了眼睛:“官家一向如此,对这些下人也太好了,为此不惜忍渴挨饿,做天子做到这份上,当真是前所未有的明君,只是妾身很心疼啊!”
&esp;&esp;赵祯看着她:“这不只是宽厚,身处帝王之家,一举一动都有为天下作表率的作用,凡事要三思而后行,不可因一时喜怒,肆意妄为。”
&esp;&esp;顿了顿,他正色告诫道:“一点无伤大雅的小事,常人做了无妨,若是天家人为之,则会引出难以收拾的恶果,需慎之又慎!爱妃,与其来日悔过,不如早时避免啊!”
&esp;&esp;张贵妃心里不以为意,脸上却露出柔色,连连点头:“是!妾身知晓!待得皇儿醒了,也将官家此言告知于他,着他谨记!”
&esp;&esp;赵祯知道以这位的性子,怕是没听进去,但对于后半句答复却是满意的。
&esp;&esp;言传身教,他希望皇子能听进去,且未来如此执行,如此才能延续国朝的强盛。
&esp;&esp;“不必打扰他,朕还要再看看枢密院的劄子,爱妃在这里陪朕吧!”
&esp;&esp;赵祯饮完茶水,招了招手,内侍搬来一沓厚厚的劄子,他再度翻看起来。
&esp;&esp;近来一段时间,这位天子每每下了朝会,都在垂拱殿内与两府重臣商议。
&esp;&esp;商议的目标,自然是北方那个敢当不纳岁币的小小辽国。
&esp;&esp;对辽出兵的这一天,赵祯等很久了。
&esp;&esp;自从大娘娘去了,就在等。
&esp;&esp;一直等了十几年!
&esp;&esp;如今终于到来。
&esp;&esp;事实上,以国朝的实力,主动撕毁盟约,悍然北伐,是有把握的。
&esp;&esp;但一来内部阻力会很大,毕竟师出无名,二者辽人的负隅顽抗,垂死挣扎,也必须考虑进去。
&esp;&esp;毕竟他们现在要的不仅仅是燕云了,而是卧榻之侧,无人酣睡。
&esp;&esp;宋要灭辽!
&esp;&esp;收回漠北,重得辽东,将北方的国土拓展到前唐极盛的时期!
&esp;&esp;根据如今的两国国力对比,这不是虚妄,恰恰是已经能够触摸到的现实。
&esp;&esp;辽圣宗驾崩十七年后,刘太后驾崩十四年后,曾经广袤富饶,人口众多,但军事动员能力极差的宋,如今通过几次军队改制,已然练出了二十万精兵。
&esp;&esp;这支精兵,看似与辽国的正规军数目相当,却是真正的精锐,但凡有滥竽充数嫌疑的,如京营禁军,都没有算上,早就磨刀霍霍向契丹。
&esp;&esp;反观辽国内部,有辽主与南院大王兄弟俩争权夺势,以致于主动毁约,内部纷争不断,号令不一。
&esp;&esp;宋辽国力此消彼长,差距越拉越大,正是天赐良机!
&esp;&esp;赵祯已然决定,即便国朝有再多的反对声音,他也要乾纲独断,促成这第四次北伐!
&esp;&esp;也将是最后一次北伐!
&esp;&esp;眼见官家翻看劄子,张贵妃也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国朝的天子,当家的主君。
&esp;&esp;她是发自内心地爱着对方,才有了近二十年的夫妻深情。
&esp;&esp;但感情不是全部,尤其是在这个位置上,考虑的也不仅仅是感情。
&esp;&esp;哪怕知道官家兴致勃勃,也必须扫一扫兴,将今日的事情解释一下了。
&esp;&esp;“爱妃有话要对朕说?”
&esp;&esp;然而赵祯早已不是曾经的少年,一心两用是身为官家必须要做的事情,甚至于在进入阁前,他就已经知晓后宫发生的事情,此时面色如常地望了过来。
&esp;&esp;张贵妃敏锐察觉到不对劲,心头一凛,当机立断地将原本准备的话语舍弃,眼眶一红,泣声道:“不瞒官家,今日妾身,想到了安寿!”
&esp;&esp;赵祯一怔。
&esp;&esp;安寿公主正是他的长女,为张贵妃所生,长得乖巧可爱,可惜早早夭折。
&esp;&esp;此时张贵妃口中喃喃念叨,语调变得极度柔和,又极度悲伤:“安寿很乖的,怕妾身伤心,最难受的时候都不喊不叫……”
&esp;&esp;“才四岁那么小,见妾身落泪,就知道伸出小手来帮妾身擦……嘴里还低低地安慰……‘姐姐别哭’……‘姐姐别哭’……妾身依她……不哭……不哭……她却很快连哭声都发不出来了……”
&esp;&esp;“还有宝和,她连话都不会说……小小的身子……蜷在妾身怀里……疼得直哼哼……声音越来越细……身体越来越冷……那小手还一直抓着妾身的衣衫……”
&esp;&esp;“妾身知道,有人恨妾身,那杀了妾身好了,为什么要害妾身的儿女?为什么要害她们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