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既然这样说了,想要向我讨什么,心里一定是早早地拿好了主意。说吧,为师凡是答应下来的事情,只要不伤天害理,皆会兑现。难不成,还会赖了你的吗?
&esp;&esp;不会不会!
&esp;&esp;顾鉴赶忙摆手,他眼中有光,满面皆是欣喜的笑容。顾鉴道:师尊,弟子当日有幸,得闻长乐先生的谱曲,虽是听得似懂非懂,那位乐师,大抵也有些弹得稀里糊涂。但却正因为此,弟子日思夜想,做梦都想要有机会能够听一听,真正的《解忧》,究竟是什么样的。师尊
&esp;&esp;顾鉴的双手,紧紧的攥着掌中梅枝,他的声音忽然轻了下去,奚未央隐隐约约听得,顾鉴似乎很不好意思的说道:弟子非常仰慕长乐先生。
&esp;&esp;奚未央:
&esp;&esp;奚未央似有不解:就因为,你听见了一支,被误解的曲子?
&esp;&esp;顾鉴:不。
&esp;&esp;顾鉴很确定,很认真的说:弟子不想要听被曲解的《解忧》,弟子想要有幸能够听见,真正的《解忧》。
&esp;&esp;那日,奚未央曾说,解忧解忧,正因心中忧思难遣,故而聊以一曲作解忧。既然如此,那么顾鉴便想要知道,在他的长乐先生心中,愁思如何,解忧又如何。解忧一曲作罢,他可曾真正寻见了柳暗花明?
&esp;&esp;却不想奚未央闻言,竟然长叹了一声。他道:乐曲与修行一般,讲究天时地利人和。阿镜,你说你想要听真正的《解忧》,可若要这样讲,这世上除却《解忧》被创作出来的那一刻外,哪里还存在真正的《解忧》呢?乐谱是死的,人心、人情,却是活的。纵然是长乐先生本人,他也再难弹出与当年一模一样的《解忧》了。
&esp;&esp;换一支曲子吧。奚未央轻声的道:长乐先生远没有你所听闻的那样神。只听传言便盲目的仰慕他,实在是很没有必要。这世上比《解忧》更好的曲子不计其数,阿镜,你年纪还小,即便是长乐先生他还能弹得出当年的《解忧》,于你而言,未必不是强说之愁,没什么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