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顾硠的儿媳,也就是他实际意义上的情人,前不久才生下了一个男婴,如今顾硠彻底倒台,这对母子也被软禁了小半月,顾炀不知应当如何处置,又不敢胡乱处置,于是便报给顾鉴。顾炀道:中州的家族都重名誉,有什么事,关起门来处理也罢,唯独不可闹开了去。这女子虽也有家人,但出了这样的丑事,各家也听闻了风声,不管她是自愿还是被逼,总归她家里人,是不会再要她了。
&esp;&esp;顾鉴道:她的家人不要她,可她多少也有修为,虽然修为不高,但在凡人中却也足够傍身。不如给她多些金银,让她自己去安身立命吧?
&esp;&esp;顾炀摇头,说:家主,这恐怕有些难。中州各家族中的女子,生来多为联姻,没有正经修炼的,说到底都是花架子,过得都是深闺小姐的日子。您就算给她钱财,可您要她离开顾家,这本身已经是要把她往死路上逼了。
&esp;&esp;顾鉴:
&esp;&esp;顾鉴又想要骂人了,他道:那怎么办?好不容易有了能离开的机会,难道她还愿意留在顾家?
&esp;&esp;顾鉴代入想一想,只觉得如果是自己,恐怕早就忙不迭的要拿钱跑路了。外面天高海阔,哪里不比顾家强?
&esp;&esp;怎料顾炀却是点头,说道:正是呢!她说只要顾家还愿意留下他们母子,让这孩子能入族谱,她就算为奴为婢,一辈子不认这孩子,交托给别的族人养,也是甘愿的!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------
&esp;&esp;作者有话说:镜子:我的三观被颠覆了
&esp;&esp;镜子:上班真烦【黑线】
&esp;&esp;第253章
&esp;&esp;顾鉴感觉自己再次被顾家人的思维给整不会了。
&esp;&esp;孩子入族谱, 和她要在顾家为奴为婢,这两桩事有什么联系?
&esp;&esp;其实是没有联系的。顾炀小心观察着顾鉴的脸色,谨慎道:实在是她态度坚决。
&esp;&esp;顾鉴的头又开始疼了。他道:这事且不说她是自愿还是被迫, 顾硠对外是顾家的家主, 那女子家中尚需依傍,不敢违背;在内是她的长辈,她名正言顺的夫君浪荡,常不在家,若她公公私下对她不轨,如此丑事, 她一无力反抗,二无人做主, 说破天去, 她也是苦主。如今这事,倘或传扬出去,大长老以为,丢的是谁家的脸?
&esp;&esp;还不是我们顾家的脸!
&esp;&esp;顾鉴简直想要把顾家这些人的脑子都用力摇一摇, 看看里面能不能凑出一片汪洋大海来。顾鉴:顾硠作为家主, 明面上装了几十年的洁身自好, 实则私下如此龌龊, 甚至与儿媳通奸, 长老您说, 世人会怎样看待顾家?家主尚且此等行径,族中子弟,又该糜乱成何种模样!到时候一旦有心人做文章,顾家便是百口莫辩,哪怕自己知道干净, 又有什么用?落在外人眼里,怕不是早成一个淫窟了吧!
&esp;&esp;顾鉴这话说的厉害,顾炀被他那铿锵有力的淫窟二字吓出一身冷汗。是啊他之前是昏头了吗?为什么会觉得这只是顾硠一个人的丑事呢?这分明是整个顾家的大丑闻啊!
&esp;&esp;不行。这件事情可千万不能流传出去,必须在家族中就把所有口风守死!顾钊妻子生的孩子,那必然只能是顾钊的儿子啊!
&esp;&esp;顾鉴气得喝了口茶,缓了缓方道:顾硠虽然有罪,但顾钊常年不在家,且如今人已不在世。我不爱弄连坐那一套,一码归一码,有错就罚,有罪就治。你们不是说什么深宅妇人吗?那这深宅妇人和襁褓婴儿,又能犯什么罪过?
&esp;&esp;顾炀闻言,心下已然明白。他赶紧道:是。可怜他们孤儿寡母,家族理应善待他们。
&esp;&esp;顾鉴微微点了点头,心下叹息,想,总算这个顾炀虽然年纪大了反应有点慢,但也不是无可救药,至少脑子是能一点就透的,此人倒是真可用,远比顾硕之辈要强的多了。
&esp;&esp;顾鉴原本答应徐春风,再过六七日,就去找他开启第二个疗程,但如今顾家一堆事情,顾鉴恐怕自己要食言,但他又不能真放着徐春风不管顾鉴无法,只能请徐春风先多等两日,等他不论如何,将必须要参与的那十人,多少审完几个再说。
&esp;&esp;顾家事忙,且顾鉴又是新官上任,更是千头万绪的时候,要他一上任就成天参与公审,平白耗费少说一个月的时间,这确实也有些说不过去,但若顾鉴一直不在,面子上也不好看,于是他便决定,时不时出现两天,主要是让顾家那些人,看见他的态度。至于对于顾硕列出来的绝大部分人的审判结果,顾鉴早已经让顾炀暗中知会众人,他更加倾向于小惩大诫,再杀几只鸡儆猴即可。而这样的结果,除了顾硕以及他的几个心腹兄弟外,顾家大部分人都是满意的,毕竟,没有人会不喜欢一个有手段,有理智的新上司。
&esp;&esp;开启轮回法阵为徐春风加速生长,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,两三日即可,主要是耗费精神,需要休养,最少半个月不宜再开识海。奚未央当然不可能在此时抛下顾鉴,独自回玄冥山,于是顾硠便就暂且在顾家押着,索性准备等那公审全部结束后,奚未央再带他离开。
&esp;&esp;上一次治疗时,顾鉴已经见到了徐春风此世的全部经历,他虽然八卦,但对于此人,却已经没有太多的好奇和兴趣了。顾鉴如今只盼着徐春风一点:大祭司的某些力量,或者说记忆,是可以代代相传的。既然烁星对父神的了解不深,那么徐春风呢?
&esp;&esp;大祭司作为上古之时,沟通天地的存在,他了解父神吗?
&esp;&esp;父神之事,对于顾鉴来说,是他如今的头等大事,他不会拐弯抹角,自然是有话就直截了当的问。徐春风听罢叹息,他道:我不清楚,你所谓的了解,究竟要是何种程度,方才能够算是了解。顾公子,你要知晓,任何人的认知范围,都取决于他所能认知的范围。若离不开这三千世界,那么我们所能够看见的极限,其实也不过如此。
&esp;&esp;上古之时虽然飞升很容易,但这是一条单行线。飞升离开的人是无法再回到原本的位面之中的,除非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,譬如那个人宁可废去自己的修为,也一定要回头,否则,便是真正的天人之隔。
&esp;&esp;徐春风道:上古之时有传说,说这个世界原本是一片混沌,无清无浊,后来,因自然之理,世界分为了阴阳两面,而所谓的三千小世界,则位于这两面之间,盖因这三千世界,同样是有清有浊。似我们这一方位面,众生为灵气滋养,飞升离开后,便会前往所谓的阳面,而有些位面,魔气滋生,里面尽是魔物,那么他们飞升后,便也会前往属于它们的世界。
&esp;&esp;顾鉴忽然想起,父神曾经与他说过,自己早已经陨落,而他陨落在了世界的另一面。
&esp;&esp;顾鉴恍然:原来如此。
&esp;&esp;顾鉴好奇:这两面相通吗?
&esp;&esp;徐春风也不清楚,他道:理应是不通的。灵气与魔气天生无法相融,